支部风采

信息工程学院关于加强基层党支部书记、组织员队伍建设的意见

2018年05月24日 

   为不断提升基层党支部书记的科学发展能力、务实创新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处理复杂矛盾能力,真正成为学院改革、发展和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不断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化进程,学院党总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存在的问题。  

(一)坚持培养选拔,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组织员  

一是严把入口关。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强化政治素质和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忠诚于党的事业、政治觉悟高、热心于党的工作作为推荐党支部书一记、组织员人选的必要条件。二是拓宽选任渠道。注重选拔群众基础好、党员信得过的优秀人选担任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在实践中考察和选拔党支部书记、组织员。三是注重培养后备队伍。有计划地培养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后备力量,建立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后备队伍人才库,拓展党支部书记、组织员人选来源。  

(二)坚持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党支部书记、组织员整体索质  

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对不同领域党支部书记、组织员能力建设状况及其需求的调研,分类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切实提高党支部书一记、组织员教育培训的  

针对性和实效州,有效提高党支部书记、组织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提高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开展党建工作的能力、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带领党员团结群众实现党的各项任务的能力。二是健全教育培训制度。把党支部书记、组织培训纳入干部培训教育的总体规划,灵活采取集中或分散培训的方式,保正定期培训的常态化。三是注重实务教育和实地培训。以工作务实、工作案例为主要内容,丰富党支部书记、组织员教育培训课件来源。  

(三)坚持完善机制,提升基层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工作活力  

一是推行党支部书记、组织员竞争上岗机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通过党员群众推选、支部推荐、党员大会选举、上级组织任命的方式,把年纪轻、学历高、能力强、想干事、勇干事、会干事,愿为党的事业贡献才华的好同志选出来,实现真正的党内民主,体现广大共产党员的意志,也有效地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二是探索尝试“见习”党支部书记制度等用人机制,让“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党支部书记脱颖而出。三是积极推行“基层党支部书记星级量化管理”机制,实行“百分制”考核制度,对党支部书记进行综合考核,真正做到重用德才兼备干部。四是在职称评审、年度考核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充分赋予党支部书记、组织员话语权。  

(四)严格管理,确保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履职尽责  

一是明确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岗位责任。建立党支部书记、组织员任期目标承诺、履职情况年度报告和考核等制度。逐步建立党支部书记、组织员任期履职考核档案,促进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履职责任。二是定期对党支部书记、组织员的工作进行实绩考核,建立党支部书记和党支部工作接受全体党员评和上级党组织考评的制度,细化考核旨标,根据考核结果,奖惩分明。三是建立不合格党支部书记、组织员调整制度。对作风不正、履行职责不到位、群众有反映的党支部书记,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差、作风不好、群众反映强烈或党员测评不合格的党支部书记、组织员,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进行调整。  

(五)坚持关爱激励,激发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工作动力  

一是营造拴心留人环境。加大对党支部基础设施的经费投入,主动为基层党支部书记补充学习资料,更新学习手段,为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通过交流谈心的方式,倾听需求、了解困难、缓解压力,适当组织外出考察,开阔眼界。二是激励履职尽责热情。紧紧依托考评帮建平台,充分运用奖惩激励手段,压担子、定任务,落实“一岗双责”,有力调动基层党支部书记、组织员队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基层党支部书记、组织员队伍的活力。三是营造争先创优氛围。注重培养树立特色鲜明、事迹过硬、可比性强的基层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先进典型,组织开展向先进学习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加大事迹宣传和经验推广力度,激发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学先进、比贡献,立足本职干事业的积极性。  

 

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  

2016年9月15日